标题: 为什么说瓜迪奥拉废掉乔-哈特是正确的? [打印本页] 作者: yuan168 时间: 2016-8-26 21:33 标题: 为什么说瓜迪奥拉废掉乔-哈特是正确的? 瓜迪奥拉入主曼城之后,人们都知道他会改革,但谁也想不到,他“革命”的第一刀竟是砍向了门将乔-哈特。在瓜帅力主买入布拉沃之后,哈特在曼城的命运已经注定——那就是今夏得离开。很多人对瓜迪奥拉如此严苛的做法感到不解,甚至不少球迷因此质疑、抨击瓜帅。那么问题来了,瓜帅“废”哈特的决定是否正确呢?5 i& S$ m+ G" @% R
9 H) ?- ?0 c ^2 e
瓜帅足球与艺术作品 K$ ~; n! U# ?% q0 V
! P6 E% G6 |5 z3 D/ U3 c
想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还得从瓜帅的足球思想说起。《理想国》书中,柏拉图认为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的终极模仿,但他也强调,现实只是对理想的一种不完美模仿。这句话在瓜迪奥拉身上非常适用。当他在巴萨执教时,年级轻轻的他,便率领球队实现六冠王伟业,并且带队短时间内两次夺得欧冠冠军。对于一名教练来说,这样的成就意味着他已站上了生涯最巅峰。但对于瓜帅来说,这只是他教练生涯的开始,因为他追求的战术还不够完美。 ' u; W/ f- g* B; M. Q: m O' t# x9 _5 i5 z
当瓜帅率巴萨在欧冠决赛中3-1击败曼联后,瓜帅对他的朋友表示:“我错了!”这是瓜帅对于球队在战术细节方面存在瑕疵的不满,而之后当他发现,巴萨这些功勋卓著、冠军拿到手软的球员,已经不再能助他实现“完美战术”时,他立即选择分开,他不容许这种不完美的存在。8 j$ l7 L8 @0 c+ o+ B! R
! y4 f. \3 ^; v# A9 k' J6 p 那么瓜迪奥拉的极致追求是什么呢?他曾进行过披露:“比起赢得那些奖杯,我更希望因我所率领的球队的战术打法而名垂青史,说到底,最后那些冠军头衔都会成为数字而已,而那些数字终究是乏味无趣的存在。”可见,瓜帅的极致追求,是打造一种无限趋近于完美的战术。或者说他想要的,是一种近乎于艺术的完美战术。而现实对于他来说,虽已足够伟大,但终究还是只是对理想的不完美模仿。所以,瓜帅并未停下他追寻的步伐。/ c" B# t* V, b$ n+ Y: R- k3 ?6 Y
0 u7 H ]" X- V 带着这种追求,瓜迪奥拉来到了曼城,这里有着最为欣赏他的高层,他可以在施展自己理念时,不像在拜仁时那样时常受到限制。也因此,瓜迪奥拉在曼城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废掉”门将乔-哈特。这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著名战术数据网站《squawka》却表示,瓜帅的这一举动,虽出人意料,但却也有着战术上的合理性。* H4 H Q4 p2 n. X& f
: v' t$ V8 g' d: |9 A1 p
瓜帅为何要废掉哈特 * Z0 A6 n6 ^9 r7 U$ C+ s f" }
前文所言,瓜迪奥拉对于战术的完美性,有着近乎于偏执的追求。而概括瓜迪奥拉的足球,两个字最为精确——控制!要做到这一点,便得通过控球来实现,这就要求曼城场上的11人,必须都有着出色的传接球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乔-哈特的短板,至少在和瓜迪奥拉欣赏的诺伊尔、布拉沃这两人的对比中,哈特在传接球方面有着明显的短板。. R, p* D$ }4 e, M7 K4 \$ y
$ x5 i. y' W- A* ?. c6 C, I 看看数据,2015/2016赛季乔-哈特场均传球11.29次,布拉沃则是19.11次,而在瓜帅手底下效力的诺伊尔,这一数据高达26.20次。传球准确率方面,哈特仅仅只有56%,布拉沃为85%,而诺伊尔则是80%。由此可以看出,哈特不仅传球次数少,而且传球准确率要比布拉沃和诺伊尔差很多。 8 w8 V; R9 t4 ~7 X6 G : {+ U3 O3 O2 b 不仅如此,哈特平均每次传球的长度是42.8米,而布拉沃则是27.78米,诺伊尔是27.06米。这样的数据反映出,哈特习惯于开高球长球,而布拉沃和诺伊尔则多打短球,寻求和队友的配合。换言之,在瓜迪奥拉的战术体系中,门将也是全队传控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很显然,哈特却不适应这种足球。 . C; m2 ~4 R) @9 {6 x1 y & d: @, f( l; q# U7 q 结语 & V. Y) x r5 ~4 V% V @$ K" B " x4 p/ H9 Y6 N! o 对于瓜迪奥拉这样一位把战术当做艺术追求的主帅来说,哈特的存在,无疑便意味着他的战术体系中存在了瑕疵,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squawka》便表示,当人们都在质疑瓜迪奥拉废掉哈特的决定时,他们也应该从战术角度多想想,至少从这个角度来看,瓜迪奥拉“废逐”哈特也存在着合理性。 l* o% l, a8 D: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