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格局要打开,别忘了自己为什么加入
熊市有 3 个阶段,我们刚刚进入第 2 阶段
+ J( [& B2 P5 B( b% L+ H: W0 H第一阶段:放松
* i- {, z, o: D% e! S' v5 I牛市带来的兴奋和贪婪仍然存在。会出现那种维持数周的迷你叙事。资产仍然有地板价的支持。估值被下调,但公司不会做出艰难的决定(例如淘汰产品、裁员)。事情似乎还好。
第一阶段给人的「感觉」不像熊市。人们会感觉价格已经回落到「现实」估值。投资者继续为投资组合分配资金,项目方继续建设...... 总的来说,生活是美好的。只有部分人在卖出。
: G1 M4 y( W: L. |第二阶段:被迫投降
这里是市场变得糟糕的阶段。
叙事消亡。价格下跌了 90%……然后又下跌了 90%。迎来全面裁员。主流媒体和愤世嫉俗者在第二阶段火力全开。他们会和你说「我早就告诉过你!」
' C% m% H7 ~5 n% U+ Y1 i7 }Luna 将我们送入第 2 阶段。
在第 2 阶段,钻石手不得不开始抛售。他们出售不是因为自主意愿,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Celsius 不想卖,他们可能不得不卖。将会出现更多像 Celsius 这样的基金、公司和个人。
3 {% I5 Q0 ?( g9 e$ c- s; r% y在第 2 阶段,市场的反弹将立即引发抛售行为。也就是「死猫跳」。需要 Token 价格维持在高位的公司将被压垮。购买自己的 Token 来维持项目的创始人同样会被压垮。
/ j8 ?8 g5 i, J3 W3 l4 q6 w价格越低,空头的势力就越大。空头势力越大,价格越低。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第二阶段,价格往往会出现剧烈暴跌。兴奋被愤怒取代。
第 三 阶段:无底&筋疲力尽
" @1 e8 m& S! p. b经历极限的痛苦之后会是极限的疲惫。没有反弹。没有叙事。价格横盘整理或缓慢下跌,这很无聊。在底部,愤怒被沉默所取代。
在第 3 阶段,你会想离场。监管机构会在市场情绪低落的时候发难,投资者喜欢的 KOL、大 V 都会安静下来。
Web2 投资者将悄悄停止投资。有才华的建设者会离开。公司将关停。你会质疑自己的每一个假设。
+ V- N- _: J$ v/ k! A/ E% K第三阶段是最难生存的。如果你们是一家公司,请尽一切努力度过难关。如果你是建设者,请保持兴趣,寻找其他建设者,与他们一起建设。
) _ p& l6 y- q5 [3 X6 X如果您是投资者,请制定自己的投资逻辑,听取你最信任的人的看法。
% J {: m6 ?5 d- e. W" [不要忽视大局。我们正在建立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世界。这将需要几十年,而不是几年。关上电脑,减少关注,出去散散步。不要放弃。
许多有才华的人离开了。但留下来的人得到了回报。我们将不得不埋头苦干,建立价值并生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熬过熊市。事情在好转之前会变得更糟。
- b& `( m0 q4 e& k& d, g在这漫漫熊市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持好你的心理健康呢?
. V6 ?+ q% q4 L5 M, s为了度过接下来几个月里必须要面对的困难时期,我们需要用三个阶段的方法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和建设。
你们是不是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求贤若渴的了解币圈的各种信息?你自以为你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反馈。但在我来看,你把时间浪费在了看各种图表、噱头、美女图片和参与荒谬的讨论上。这种行为不仅在浪费你的时间,而且对你的幸福和长期目标不利。
在只涨不跌的牛市中,各种负面影响被隐藏在了天文数字般收益的繁荣背后,加密推特也到处飘满了铜臭味儿。
% ^" [9 x& y0 M7 j然而当熊市真正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人们变得愤怒和沮丧。你手里的币跌的很惨,但你仍然坚持着牛市靠多巴胺“取胜”的旧模式,结果就是你的账面财富在不断缩水。
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你其实已经被一个强大的社交媒体算法、错过收益的遗憾和损失的痛苦所困。你曾经沉迷于“一币一别墅”的幻想,而现在泡沫已经破了。你试图模仿牛市中的相同行为,但大环境早就变了,这一次,各种操作只会加快你投资组合的缩水。
9 R: e- k+ q& B2 w* q第一阶段:自我承认你应该离开币圈么?
0 M; Y% v" L A+ {+ P* l/ K: C& e首先,你需要弄清楚你是否应该成为币圈的常驻民。
- Y/ p9 ^2 A1 O; x1 i m4 w3 D. q如果你的理论和精神与这个领域并不一致,那么你最好承认你来这里只是为了快速赚钱暴富,并采取相应行动。
在没有基本面的加密货币中,大多数人只有在下跌 40% 甚至更多的时候,他们的信念才会崩塌。
3 p7 P7 z; g. i+ E# c这意味着他们当手里的币跌去 15% 的时候,他们仍然会很高兴的持有,但如果市场真的崩溃了,他们就会感到恐慌。
/ I' Y6 ^9 I, `& b感觉害怕是好事儿。
对自己的态度越真诚越好。不要持有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恐惧的资产。如果有必要的话,请继续留在这里。如果你最终选择投降,我认为你应该尽快这样做,卖掉你觉得不再持有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儿。
! b( R; ^; \ l$ Q& p' z对你目前的投资组合感到满意么?
5 w3 d% v; f" H& o1 _你可能还想继续待在币圈,但你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卖掉你手里毫无价值的代币,不要再让它们影响你的心情。评估你的投资组合,摆脱那些与你的理论不一致或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资产。这可能意味着持有一定比例的稳定币和蓝筹加密货币资产,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即使你手里的币已经跌的很惨了,但我们仍然很可能会流更多的血,所以重新分配手里的仓位永远不晚。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关键是要忠于自己的感受。你手里持有的投资组合应该能让你晚上睡好觉,同时你也做好了它们归零的准备。
第二阶段:放慢速度始终对加密推特持谨慎态度
' f3 l7 z( u. t/ g/ J) Y加密推特总是嘈杂和狂热的。这是一场自我的竞争,大多数账户要么是一群有钱的小P孩儿,要么是寻找影响力并假装自己是预言帝的自恋者,当然还有喜欢抨击一切的愤怒者。
与其花无尽的时间浏览加密推特,不如退一步,选择平静下来。牛市的繁荣并不像他们让你相信的那样,与此同时,熊市也不是世界的末日。你需要承认,大多数加密大V的观点经常会自相矛盾,他们喜欢假装自己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聪明,不要上当受骗。
+ o! S" V" r. ^学会限制你看加密推特的时间,但要保持与这个领域的接触,如果你沉迷于加密推特,我鼓励你多做一些练习让自己少看这些内容 。每周保证有 1 到 2 天的时间不要打开推特。如果你能更进一步,做到完全不看加密推特的话,那就更好了。
5 Q1 z+ `. T( U2 r在熊市中你会错过什么么?
你需要知道的是,加密货币的底部不是插针达到的,我们也肯定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筑底过程。投资者目前正在离开市场,他们普遍存在风险厌恶的心态。在下一次牛市到来之前,市场情绪需要转变,新资金需要涌入市场。我们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阶段:为未来做准备建立自己的优势
, p- m p# N5 o: G! ]. i. n# V, ~为牛市做准备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自己的优势,下面给你们提供一些需要在熊市中准备的事项:
对于程序员来说:
, O1 i' q; m! @! `学习 solidity 或 vyper 来开发智能合约
利用 python 和 JS 来建立链上机器人,涉足 MEV(矿工可提取价值)
学习 GraphQL 来建立子图
使用 Dune Analytics 等工具创建链上分析
w0 v/ n" R: ?, f对于创作者来说:
利用你的技能加入 DAO(营销、内容、社区管理等)
开始撰写和分享内容,建立一个长期在线的内容频道
对于每个想留在币圈的人来说:
: O |* g3 p: q' i$ X6 T7 `5 y- w3 K审查现有项目的基本面和价值,寻找被低估的东西
对新兴项目进行研究,尝试发现未来的叙述
积极参加与你有关的社区,建立你的网络
试图建立加密货币以外的被动收入来源(以拥有更多的干劲)
/ E9 P' O0 Z% ^0 q$ B: W4 U按月存钱,在对你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上开始定投
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对上一个周期进行反思,列出以下事项:
; U) }! K3 b6 d' p! L, v做的不错的:你应该尝试重复它们
3 i/ h2 K' _% |, _! u/ G可以改进的:试着决定你将来如何进一步改善这些方面
# e8 C# R. z0 i n0 e不起作用的:评估你为什么做错了,让自己做好准备,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个有用但被低估的做法是与领域的朋友分享你的错误和损失。虽然最初可能会感到尴尬,但与朋友分享你的损失并没有错。事实上,分享这种负担将以积极的方式帮助你,放下内疚。你最终也可能与这些朋友有更深的联系,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想分享他们的经历。
重拾旧习惯
加密货币可能很吸引人,但我们不应该放弃其他一切去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我们大多数人最终牺牲了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但不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该去尝试一个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照顾好那些你没有注意到的关系,开始做运动,或者也许重新参加一个旧的爱好,最重要的是走到外面去,享受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
熊市安心播种,牛市偷偷收米。
在熊市,能找到一级入口就不去炒二级,
因为一级成本要比二级低很多。
但在牛市,二级将会是利润倍增的主要突破口,
你要懂趋势,会研判本领。
目前正是埋伏一级市场的好时机,近期公会发车的项目都是精挑细选超优质项目,不想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话可以抓住这波机会配置一部分一级项目。
. N" b" p: p w9 Y8 d. u来源:金色财经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