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生命」这一概念于十九世纪首次被提出。1891年,德国波茨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朱利叶斯.席纳(Julius Sheiner)在其文章中探讨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之可能性,他可能是提及硅基生命的第一人。这个概念亦被英国化学家詹姆斯.爱默生.雷诺兹(James Emerson Reynolds)所接受。1893年,詹姆斯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一次演讲中称,硅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使得以其为基础的生命可以在高温下生存。
科学家对于硅基生命的探索,是从化学角度切入的。我们知道,人体主要的构成元素是碳,而硅的化学性质与碳相差甚远,但以硅材料精雕细琢的「芯片」,却可以为人工智能(AI)「赋予」生命。在科学家眼中的硅基生命,是以「硅芯片+AI+钢铁骨骼+橡胶皮肤」形式呈现出的崭新面貌。
, \* O5 d) [! M$ `# i' vAI改变生活习惯
F! p- n5 i6 z) Y3 p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不负众望,目前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已经切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目前大部分的智能电视都具备语音识别功能,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识别换台、调整音量等基本操作。语音识别功能在驾驶过程中,无疑更有价值。司机在驾驶的同时,通过语音选择导航目的地,或者进行开关空调这样的操作。
/ u: X. u& K O: A. B- k9 L9 q近期有研究报告显示,在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实时通讯类App的使用时间最长,占比为14.8%,其次为网络视频(不含短视频)短频及网络音频。
5 ~6 |- N3 a) W4 I( ?, S2 S/ H ' E/ @7 w5 ^& `' y5 Z5 A: S网民在手机上观看各类视频上花费的时间,占了使用手机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如果我们把视频内容等同于虚拟空间的话,人们其实已经在元宇宙中沉浸而不自知。按照统计结果来看,人们每天至少花费两小时在元宇宙中生活。
) B1 J! M' l% @& ?7 h 5 L9 h5 [1 m4 D; u( U! |5 ]在现实市场中,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上要经过数个环节,包括主干物流、大仓储、支线物流、小区附近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主观或客观原因出现信息不通畅的现象,最后造成库存量和消费成本的增加。若能把传统市场映射到数字市场,企业就可以洞察需求端,有多少用户、有多少潜在需求都能够被呈现。因此,当能够匹配到每个人需求的时候,企业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定制化、细致度地按需生产。这样不仅可大幅减少资源浪费,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也会下降。
^. O3 e- _. r. F , |, D/ x" x* b打破信息不流畅阻碍
6 C Q$ p+ X' {( I7 G) d8 T# A进一步来看,在元宇宙中,没有物流环节,更没有主干物流、支线物流;没有仓储环节,更没有大仓储、小仓储。这样就不存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信息不畅的问题。
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宏观链中,物理世界需要流通环节,数字技术则把流通环节数字化,提高了效率。
' l- [" b. z9 }0 \! Z V: G4 a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而建设出的市场体系,既可以完善市场竞争的基础地位,又可以充分体现政府计划的重要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最终,生产要素市场的总量控制受政府宏观调控,而数字市场中的资源配置、自由竞争则由市场完成。从主体来看,每家企业获取订单、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的环节都将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相关信息能够在数字市场中完整地呈现出来,并打破传统市场由于封闭性导致的信息不完全现象,满足了完全市场的基本假设,让市场有效性大幅上升,让资源配置接近理想状态。
在数字市场中,政府不仅是控制要素总量的机构,也可以被看作是市场的一部分。政府一方面保障了市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参与了市场交易的全部过程。因此,政府的计划自然地融入了数字市场的市场机制之中,这一特点完美地结合了市场与计划,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4 L2 ]: N! d; b$ D9 r在数字市场中,计划与市场的手段完美地统一,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者不再是传统经济学中水火不容的对立面,而体现出计划愈科学、市场干预就愈有效的特点。数字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握,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推进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抓手。
& C" q& T1 d9 p# m- }2 _数字市场自身成为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的一个载体。如果现实世界的市场参与者也能够了解某一商品的总量与消费需求量,传统市场也有可能体现出一定的计划性。
( s) }) M& T$ [) A% v1 w% G 2 A- _+ q7 P- a3 a来源:金色财经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