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比特幣實物交割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除了要處理複雜的法規問題之外,還得託管系統的建置、資訊安全及保管風險(Bakkt 甚至為此投保了 3.5 億美金),實在不是個好選擇,其實 Bakkt 也可以採用像 CME 的產品架構,直接用無實物交割的規則,不但簡單又快速,也不用耗費大量的時間跟主管機關溝通,但顯然 Bakkt 不想走以前的老路。
提到實體交割,關鍵是要有一個完善的託管系統 Bakkt Warehouse ,而這項產品才是 Bakkt 的業務發展重點,期貨交易只是附加的起始服務,如果有交易台灣的股市,對於集中保管制度一定不陌生,所有交易的證券數據都必須存放在集保中心,並由集保中心承擔保管責任。Bakkt 也是如此,所有要交易比特幣期貨的投資人都必須託管比特幣給 Bakkt 。
由於 Bakkt 的背後是經營證券交易業務多年的 ICE 集團,以他們的品牌作為擔保,照理說有機會吸引傳統機構的資金進場比特幣,但我們認為 Bakkt 純粹是一個題材,無法吸引到足夠的機構資金來真正拉抬幣價。
過去真正有興趣的機構早已進場,現在 Bakkt 只是提供一個正式的管道給尚未加入的客戶,他們的數量與資金並不多, Bakkt 初期也曾經傳出找不到足夠客戶的困境,因為 Baktt 現有的交易產品也不吸引人,僅有日結與月結期貨,彈性遠不及現有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tcelue.co/)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