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q: `* r. g3 a) k唐朝设立“市舶司”,专职管理海外商贸。《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市舶使专掌蕃货”,意思是只要你带着货物从海上或者边疆进入天朝,就得在特定口岸申报、缴税、估值、换币。而市舶司不仅是贸易监管机构,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外汇管理部门。7 ~' \% {7 q$ e ?+ l( s8 P# Q6 |' x3 T
0 t' {3 r$ q( N8 q4 u0 Y, U往前追溯,汉朝的“关都尉”掌管河西走廊的出入关卡,负责对西域商旅的通行、关税、身份进行监督;而宋朝则设置“榷场”管理特许贸易,并通过“交子务”监管纸币流通。这些制度共同构成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真实存在的“合规框架”。 / I9 B' l- |9 f1 R9 v 4 c# s! O: Q- E2 E9 A3 R6 z如果说各种区块链生态想要承担“数字丝绸之路”的角色,那他们迟早要面对一个和唐朝市舶司一样的现实问题:怎么在自由流通与国家监管之间,找到那个临界点。 5 }' Q: {; e5 l7 O; Z) f5 I- ^0 l l3 u
首先是监管的角色问题。绝大多数区块链项目会说技术中立,但当它内嵌了钱包、上线了 USDT、金融借贷、链接了全球数亿用户,它就天然具备了“金融机构”的属性。它到底该不该被监管、谁来监管、按照什么法域监管——这些问题都需要回答。0 V9 n/ I( k, p5 ~2 C
4 F6 S) |; Y0 J# |1 x0 \% s
其次是审计与合规。链上数据的确透明,但透明 ≠ 合规。你要做大额跨境清算,就得满足反洗钱、反恐融资等复杂要求,而这些往往意味着用户身份穿透、资金路径识别——这和 Web3 用户最看重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之间,天然存在张力。7 @3 Q# g" B6 |4 y9 @. e: m(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