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e$ [3 I M, |5 a: W" y& H8 {当《稳定币条例》于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时,香港将正式进入其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演进的新阶段。这一转型的核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颁布的一套具有里程碑1 z$ I1 h5 ?2 k
- t0 v3 y( c" @$ `0 m 7 f6 T( [& K' m- \, m( c: o意义的反洗钱 (AML) 指南。这些指南并非单纯的程序清单——它们代表了一个有意设计、精心构建的框架,旨在塑造新一代获得许可、透明且全球可信的稳定币。* J% u; @8 N! D k p! T# L, B
0 R, \' u- L& ~' q3 q \- M& B8 k8 P9 r1 Z
虽然这些指南重申了熟悉的监管支柱,如客户尽职调查 (CDD) 和可疑交易报告 (STR),但它们引入了一个决定性且具有全球意义的要件:每个稳定币持有者的身份 b2 `. {. c" U9 v: q- q- s' @4 V( Y R/ f! d) }8 c
必须持续可验证。这不是一次性入职检查;这是关于维护一个价值链中所有参与者均已知且可识别的生态系统。5 h) d" n+ x! M# l6 x" l
. g. n+ ~& S. i8 s, E/ O, }6 z 这一规则看似简单却具有变革性范围:获得许可的稳定币只能转移到已确认属于身份验证个人或实体的钱包地址。验证可以由发行方本身、受监管金融机构或可信第三方+ s. e* J* q; O$ Y
- }& T6 y0 T4 n& P7 L. f1 i
提供商执行。简而言之,HKMA 设想了一个没有匿名角落的稳定币环境,用责任取代不透明。* x% s& i) j8 q" ?4 i
" n! O( D( L. T6 ?; E9 r
6 r8 O. v4 j" J$ [ 全球领先的反洗钱标准制定者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FATF) 长期以来警告‘非托管’或自托管钱包直接进行点对点交易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些交易绕过了受监管的虚拟 ) y5 G8 O. z; r) h 1 h' O+ T2 b) y3 k# O7 d: ~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s),它们逃避了传统的 KYC 控制以及旅行规则的义务,该规则要求识别发送者和接收者的信息伴随每笔相关交易。HKMA 的新要求本质上是针对这一漏洞 . |; I/ q; M: U( Y0 g" a* y7 f8 X. |) s! D) I. p1 c& L4 r( p! D3 e
的先发制人打击——将合规规则直接嵌入资产本身的本性中。3 F7 ]( n' h+ Q/ f, e
5 {6 @" j- D# u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不仅仅是合规的信号——它信号着这座城市成为受监管数字资产全球中心的意图。通过要求身份可验证的参与,HKMA 正在创造条件,让稳定币成为可信" E; M' d5 W; |: K z
9 ~* y" J+ l5 A" `/ c) [
的、大众市场的金融工具,而不是小众或投机工具。 3 `# D' S4 Y, ~3 T6 T# }- ]3 p8 s& \7 L' W" q. k
对于发行方来说,这一信息很明确:采用像 ERC-3643 这样的技术正迅速从‘前瞻性’转向运营必需。它解决了 FATF 旅行规则等政策要求,为监管机构提供透明监督,并让! i+ \6 v; `8 ~6 Y! r3 H% b